大众和保时捷曾经有一场大战。在这场大战中,欧洲第五大富豪自杀,而引起这场大战的源头竟然是一场豪门外遇。下面我们娓娓道来:
作为斯托克50指数成分股的大众和保时捷想必你都听过。尤其是保时捷,是多少男生心中的梦想超跑。但是你知道吗,其实保时捷是大众的子品牌。是不是有点惊讶?因为在消费者心中,这两个品牌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路线,市场定位也截然不同,完全不会想到这两款汽车品牌来自同一家。其实,一开始大众是差点被保时捷成功收购的,只是后来被大众反收购了。从收购到反收购,大众和保时捷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纠葛呢?这其中的故事我们得从一个传奇人物说起!
1931年,身为汽车工程师的费迪南德·保时捷因为受到排挤而离开了当时德国有名的戴姆勒汽车公司,选择另谋出路。之后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见识,创立了保时捷汽车公司。但是在公司创立初期,保时捷并没有选择直接制造汽车,而只是提供汽车设计和咨询服务。
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汽车是奢侈品,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拥有,因此希特勒决定在1937年成立大众汽车公司(大众汽车在德语中翻译为人民的汽车),并开启“亲民汽车”计划,他邀请费迪南德·保时捷加入大众,并担任“亲民计划”项目的总工程师,希望他能够制造出一种价格亲民且实用的汽车。费迪南德·保时捷不负众望,制造出了著名的保时捷60型汽车,也被叫做大众1型。但大众一般称为“甲壳虫”。就这样,费迪南德·保时捷成为了大众的领袖人物。
此后,经历了二战、禁运、被英国接管等一系列波折,费迪南德·保时捷的儿子费里与孙子沃尔夫冈最终掌管了保时捷公司,而费迪南德·保时捷的女儿路易斯与外孙费迪南德·皮耶希也进入了汽车制造业,并掌管了大众汽车。
到了第三代的时候,就演变成了外孙皮耶希与孙子沃尔夫冈之间的竞争。也就是说大众和保时捷的博弈其实可以理解为是费迪南德·保时捷孙子辈之间的勾心斗角。
1.豪门恩怨,两军对垒
这场豪门恩怨的形成其实是一个非常狗血的八卦事件。当时风流倜傥的皮耶希抢了他弟弟的老婆,当时这个丑闻被爆出,震惊了整个家族,家族的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冰点。保时捷家对皮耶希的态度直接变为仇视,而自己家族也把他当成奇耻大辱,一时间,皮耶希众叛亲离。 家族里待不下去了,皮耶希来到大众旗下的奥迪研究部工作,虽然此人生活作风有问题,但是不得不承认工作能力强啊,经过一番操作后,1992年,皮耶希成为了大众集团董事长,并之后利用9年时间,成为了大众汽车集团的真正的“国王”。 再来看保时捷那边,沃尔夫冈本身就是保时捷领军人物,一直统治着保时捷公司,至此大众和保时捷两军对垒的局面出现。
2.保时捷的收购历程
当时因为保时捷单车的利润很高,所以即使每年销售量仅为大众汽车的1/60的情况下,其依旧赚的比大众多。保时捷赚的多,意味着其现金流充足,因此保时捷产生了收购其他汽车品牌公司的欲望。 那收购哪一家呢?当然是大众汽车了。首先大众和保时捷市场定位是不一样的,产品线和客户群体都是完美互补的。大众是赚穷人的钱,保时捷赚富人的钱。如果成功收购了大众,那保时捷岂不是能赚到几乎所有阶层人的钱!其次,保时捷和大众的掌控者家族之间存在“夺妻之仇”,所以保时捷决定开启收购大众的计划。 2004年,机会来了。当时“亲民”汽车在全球实行价格战,大众汽车也深陷其中,一次次的降价,再加上企业内部的混乱,导致大众集团资金链出现了很大的问题,差点面临破产。然而,保时捷走的是高端路线,所以在价格上并未受到影响,依旧赚的盆满钵满。此时,大众为了缓解资金的燃眉之急,开始向市场抛售股份,而保时捷趁机在二级市场上偷偷买了10.3%的大众汽车股票。 随后三年里,保时捷加大力度继续收购,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从不同的金融机构增持大众的股票,最后在2007年,保时捷共累计购买了30.9%的大众股票,成为大众的第一大股东。 按照正常情况下,你都是最大的股东了,相当于就拥有了公司最大的控制权。但是,当时在德国有个《大众法》,专门保护大众汽车集团不被外资控制而设置的。在《大众法》中规定大众汽车的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超过20%时,投票权最高限于20%。且大众汽车需要80%以上多数票才可以通过决议。简而言之就是你要拥有超过80%的大众股票,你才可以真正的控制这家公司。(正常情况下,超过75%就可以控制公司)当时,大众汽车有20.1%的股票是州政府持有的,所以就算保时捷可以买下剩下全部的大众股票,他依旧不能掌控公司。 看到这里,你是否会有疑问,既然都不能实际掌控,为何保时捷还不断增持呢?是头铁吗?当然不是!保时捷在2005年将《大众法》告上了欧盟法庭,起诉该法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。这场诉讼长达了2年,最终在07年出现转机。欧盟法院判决保时捷胜诉。 有了这个胜利,保时捷继续加大杠杆收购,将账面上持有的大众股票比例上升到了42.6%,同时为了规避交易所规定当占股超过30%以上的股东,再次购买需要公示的规则,其将收购手段从直接购买股票换成买标的为大众汽车股票的期权,偷偷锁定了31.5%的大众股票。要知道,这31.5%的股份是没有对外公布的,市场并不知晓。所以,也正因为这个秘密操作,从而引发了世纪罕见的逼空大战。
3.世纪逼空案
由于保时捷一直在加购大众股票,大众股价一直在上涨。而当时市场上普遍认为,大众股票严重被高估,再加上从保时捷收购的股票账面上来看,一直停留在42.6%这个份额上,所以一直认为,保时捷收购已经疲软,很有可能失败,到时候股价会暴跌。 因此,欧美的各大机构投资者开始大量做空大众汽车股票,形成了和保时捷始终做多硬刚的局面。当时市场的各路资产累计共做空10.4%的股份。但是,你要知道,这时,保时捷其实已经掌握了74.1%的股份了,外加州政府的20.1%,也就是说,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大众股票仅剩5.8%。但是市场上的投资者做空了10.4%,远远不够偿还的。 走投无路的空头者为了平掉仓位,开始在市场上疯抢大众股票,这举也让大众汽车的股价直接从200欧元飙升到1005欧元,短短两天时间,股价暴涨500%,成为了欧洲金融圈谈之色变的噩梦。很多基金经理和金融机构因为没抢到,而导致直接破产。当时德国第五大富豪阿道夫·默克直接亏损4亿欧元,因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,从而选择卧轨自杀。 最后,保时捷释放出了5%的股份,让市场上为未平仓的股票得到了解救。在这场“战役中”,保时捷最终赚了约30亿欧元,可谓是大获全胜。因此也获得了一个称号“汽车圈里最厉害的基金公司”。有了这场胜利,保时捷信心倍增,继续加大杠杆,借了数十亿的现金购买大众汽车股,只为了实现“统一”。
4.大众的反击—反收购保时捷
事实上,保时捷差点就成功收购了大众,然而,08年的金融危机打碎了这美好蓝图。因为这场空前绝后的金融风暴严重波及到了高净值客户,保时捷的销量大大减少,在加上之前保时捷为了收购借下的巨额债务,导致其出现了现金流危机,大众股价一落千丈。 2009年,扛不住资金压力的保时捷主动提出讲和,想要和大众合并为一家,这时大众采取了“拖延”政策。当时,根据德国相关规定,在保时捷收购的时候,其保时捷控股的工会和监事会也必须要吸纳大众的成员,因此,皮耶希利用这一点,往保时捷内部送了很多自己人。与此同时,皮耶希还在自己大众内部成立一个反保时捷委员会,专门反对和保时捷品牌合作的事情。由于合作的事情一直达不成共识,就一直拖着,直到保时捷实在扛不住的时候,大众汽车集团同意用84.6亿欧元100%收购保时捷汽车,至此大众和保时捷的“战争”落下帷幕。
5.谁是真正的赢家?
其实在这场博弈中,这两家公司都是赢家。保时捷汽车在被大众收购后,其重新活跃了起来,销量和利润也恢复如初。而且保时捷控股依旧是大众集团第一大股东,掌握着50.7%的股权。而大众也因为保时捷的加入,形成了产品线的全面覆盖,使其营业收入大幅上涨。 或许,这就是资本市场,利益至上。你是怎么看待这段收购和反收购的案例呢?。斯托克指数内的企业历史是不是很有意思?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,请分享,日后我们将会介绍更多斯托克指数成分股的故事。 风险及免责声明
1. 学堂内容仅为作者的观点,供参考之用,并不代表直达金融服务(新加坡)有限公司的观点;
2. 学堂的内容和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、游说或推介购买或出售任何投资,也不应用作任何投资决策或其他决策的依据。以上内容所提及的任何产品、事件均不构成投资建议;同时学堂的信息未考虑您的个人目标,财务状况和需求。因此,您需要考虑这些产品是否符合您的目标、财务状况和需求,请您在做出任何金融产品相关的交易决定之前考虑相关的风险。
3. 本公司有权利更正本网站的信息,并且不保证在本网站上见到的信息是准确的、完整的或最新的。本公司(及其董事、管理人员、代理人、子公司、员工、代表、继承人和受让人)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您或任何第三方的以下损失负责:
- 任何因本网站内容的不完整、不准确、错误、遗漏、误报、不可用或中断或任何信息传递延误所引致的成本、费用、损失或损害;
- 您与本网站内容有关的任何特殊的、直接的、间接的或后果性的损失或损害,包括但不限于收入、利润、业务、数据的损失,无论基于合同、侵权、法规或其他原因。
Copyright© 2023 直达金融服务(新加坡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コメント